核二2號機審查案 原能會:剩2個問題待釐清


(中央社記者朱則瑋台北28日電)原能會審查核二2號機再轉案,今天到現場視察並舉行會議,會後表示,審查小組對於新設預警系統等2個問題待釐清,將要求台電書面答覆,確認所有問題釐清才會同意再轉。

核二2號機再轉後,3月28日下午1時25分跳機,台電依規定通報原能會,須提綜合檢討報告獲核准後,核二2號機才可重新併聯發電。

台電4月9日向原能會提再轉申請,原能員會經4次審查會議,2次現場視察,討論核二2號機機組急停的肇因分析、蒸汽旁通壓力控制系統參數調校、功率振盪中子偵測系統及人員訓練等,並要求台電釐清審查小組提出的相關問題。

原能會今天前往核二廠2號機現場視察,並舉行審查會議,由台電當面向審查小組說明,核能管制處副處長李綺思會後向中央社記者說,大多數問題都已經釐清,只剩兩題還需要台電公司書面答覆,包括台電公司新設的先期預警系統等,審查小組希望台電能夠提供更詳細的數據及資料說明佐證,確保一切安全無虞。

李綺思指出,目前已要求台電公司透過書面答覆問題,等收到答覆後,假使審查小組確認問題都已經釐清,就會開始撰寫審查報告,決定是否同意核二2號機再轉。(編輯:蘇志宗)1070528




檢視相片

在民進黨執政這兩年,我們發現蔡政府官員與民進黨政治人物,有兩種看來矛盾的現象:

一方面,他們很有「尊嚴」。相比起從前馬政府時期,政府官員一挨罵,就急急忙忙解釋、賠罪的情況;本朝的官員都不怕罵。而且你罵他一句他罵你十句,比媒體與立委還兇。完全不把頭家與監督者放眼裡。然而,在此同時,同樣一批人,對於「上面」的意旨—無論多麼荒謬、錯誤—卻從不質疑,絕對忠實服從,可以無視最起碼的邏輯與價值。

看看當紅的「吳三貴」:吳釗燮幾乎當遍了國安外交的各種高層職位,而邦交國忽然斷交時,,小英一邊痛批在野的國民黨,同時留任應負政治責任的吳釗燮。接著我們就看到吳釗燮毫無愧疚地與立法委員對罵「為何說中國打壓還要被在野黨指責?」這是什麼心態?就是邦交國斷交,政府毫無準備,但在野黨立委仍然不能質疑外交部長?

檢視相片
20180528-立法院,針對接連斷交,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列席報告並備質詢,神情肅凝。(陳明仁攝)

針對接連斷交,外交部長吳釗燮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列席報告並備質詢,神情肅凝。 (陳明仁攝)

而吳音寧面對質疑,要嘛不出席,要嘛不理,要嘛直接對嗆。輿論與議員質疑她圖利時,她沒有就事論事,拿法律出來講清楚,而是用一種比台北市長還不屑的態度來回應:這是小事!後來說道歉,但是是為了「害社福團體受到波及」而感到抱歉。對於漫天蓋地的輿論批評,對議員的抨擊,甚至副市長的不滿,她沒有一句抱歉,絲毫不展現謙卑,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用來形容她的反映,再恰當也不過了。只要農委會挺我,「上面的」支持我,就瞎瞇嚨不驚。

檢視相片
20180524-台北市議會總質詢,北農總經理吳音寧(左)、台北市長柯文哲(右)出席。(陳韡誌攝)

台北市議會總質詢,北農總經理吳音寧(左)、台北市長柯文哲(右)。(陳韡誌攝)

剛剛請辭下台的教育部長吳茂昆就更不用說了。答詢與說話前言不對後語,行事顛三倒四。受命拔管卻始終連拔管的理由、論述、法律依據都說不清楚;而自己涉及的財務、法律,以及違法去大陸參加活動的爭議,也講得令人不知所云。每個質問他的人,都發現在鬼打牆,他根本無心認真思考對話。等到「被請辭」,成為有史以來任期最短的教育部部長後,發表的聲明又是罵人—罵外界所有批評他的人。但對那把小白兔拎進火坑,又把它棄之敝屣的賴院長,卻無怨無悔。

檢視相片
20180524-教育部長吳茂昆24日於教育委員會備詢。(顏麟宇攝)

就任四十天,吳茂昆就請辭教育部長。(顏麟宇攝)

類似的這種反應,族繁不及備載。自命司法機關的北檢,總是那麼「巧合」地在適當時候去辦馬英九,去約談台大遴選委員—這與檢察機關從前辦案時程「盡量避開敏感時機」的作風截然不同。而面對外界的質疑,一樣是一次次理歪氣壯地發聲明稿批評大家都不懂。以前成天高唱「國會自主」,叫馬英九手不要伸到國會的民進黨立委們,現在都心悅誠服地成為英德政府的立法局。總統大人滿口「一例一休修法一定要過」、「前瞻一定要過」,而一向剽悍無比的民進黨立委們點頭如搗蒜,還發明「一事不二議」來排除法律與議事規則的明文規定,鎮壓少數黨。

魯迅當年的名句:「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孺子牛」,是一種自詡與自嘲:一個對外睥睨天下的人,在家怎樣甘願地疼愛孩子。而民進黨執政以來,這些人也是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,而「俯首甘為英德牛」。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不是有為有守,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節,而是漠視民主監督,鄙視人民的傲慢態度。「俯首甘為英德牛」當然更不是慈愛與謙卑,而是對威權與利益的臣服。古人理想中的士大夫氣節,是對當權展現,而不是對百姓。他們剛好相反:對民眾、輿論的批評,毫不在意;對當權的,則唯唯諾諾。

這種矛盾,出自當前的民進黨文化:一是「內聚」文化,凡是「自己人」,那相互分享資源、對上效忠、相濡以沫,永遠是無比呵護與容忍。二是「敵對」文化,非我族類其心必異。這種敵對、區分,不是以人民與政府來區分,也不以「台灣人」「中國人」來區分,而是以「我的人」為中心。所以只要是罵民進黨的,甚或只是不投給民進黨的「人民」都是「敵人」。這不是政黨,而是幫派。而幫派性格,面對政權失去的危機,只會愈來愈兇。看看他們為了台大校長這個小位子,這則小事,就能如此扯皮硬撐到今日。如果今天爭的是市長、行政院長、總統、立法院多數,他們會怎麼拼?繼續沈淪,看來已經是他們唯一的方向。

繼續批判他們?不,他們這些靠著「罵」而出頭的政治人物,是絕對不怕你罵的。他們怕的失去上面的寵愛,而上面的英皇與賴相,怕的是選舉輸掉政權,喪失了「自己人」效忠的基礎。所以才會有著「橫眉冷對千夫指,俯首甘為英德牛」的矛盾。

一路看著爭取民主憲政,反對威權的民進黨,一得了天下就變成他們當年嚴厲批評的那種貨色,還真令人感嘆。歐威爾的《動物農莊》,描述了「豬」作為動物群體中的革命領袖,在打跑了「人」並取得領導地位之後,如何地墮落。該書的結尾,或許用來形容民進黨最適合:(推薦閱讀:張經緯觀點:用另類事實來掩蓋事實的小英政府

「如今,不須再問豬的臉有什麼變化。外頭的動物看看豬又看看人,看看人又看看豬,接著又看看豬再看看人,眼前已是豬人難辨。

相關報導
風評:台大當然可以拒絕教育部的「行政指導」!
周勇夫觀點:敬答蔡英文的十個問題




引用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AD%86%E9%9C%87%E8%A7%80%E9%BB%9E-%E6%A9%AB%E7%9C%89%E5%86%B7%E5%B0%8D%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nntfj0h6pn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